6月6日13580元到8月7日14750元漲了1170元,成本上漲勢必導致國內大量鋁型材相關企業經營越發困難,那鋁錠價為什么在上漲?鋁價上漲背后的玄機何在?
1、關鍵詞:動力煤
做為鋁材的生產成本之一,動力煤受到改革及運輸等諸多因素影響表現最為劇烈,價格由低位300元/噸以上反彈至589元/噸,并且短期供應增長依然有限,因此電廠經營虧損不斷擴大,上調電費則成為市場重要話題。
2、關鍵詞:貨運
運輸費用提高,公路和鐵路新政致使原鋁運輸成本提高。新疆鐵路局下發調整四季度貨運價格的通知,優惠將由原來的15%降至8%,相當于當前的運費增加35元/噸左右。
3、關鍵詞:國內游資
國內投機游資炒房被狙擊,新政打壓下樓市熱錢出逃轉戰囤積大宗商品。中國游資在炒作大宗商品震驚了全球。中鋁價格暴漲背后固然有許多基本因素,但更大部分原因是有熱錢在“逼暴漲”。
4、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助推鋁價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發起了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該專項行動關注四大重點內容,分別為:企業自查(5月15日前完成)、地方核查(6月30日前完成)、專項抽查(9月15日前完成)、督促整改(10月15日前完成)。
2017年下半年將會加速政策的推行實施。截至7月,電解鋁供給側改革已影響395萬噸產能。而隨著電解鋁行業供給側改革提速、排污許可證核發、未來自備電核查等因素累積,若去產能去化達到300萬噸至500萬噸,再扣除部分僵尸產能和取暖季限產,則對應2017年3500萬噸左右的需求
供給預期將趨于緊平衡,甚至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從成本看,約占電解鋁成本80%的主要原料氧化鋁、煤電也在漲價,成本上升推高電解鋁價格,行業盈利有所改善。
回顧一下近幾日的鋁業去產能相關消息。
1 | 8月2日中鋁傳出山東宏橋鋁業將于10月15日前關閉260萬噸產能,鋁價受此消息提振。而后市場傳出宏橋需關停違規產能達147萬噸,信發鋁業需關停違規產能在53萬噸,兩個加在一起有225萬噸。其中信發的減產工作已經驗收完成,而宏橋官方否認關閉260萬噸違規產能,但稱將取代超過200萬噸的產能,將整體產能保持在650-700萬噸。 |
2 | 8月4日河北省環保廳發布的《河北省重污染天然氣應對及采暖季錯峰生產專項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各市采暖季電解鋁廠限產30%以上,氧化鋁企業限產30%以上,碳素企業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限產50%以上。 |
3 | 8月8日報出7月24日山東省發改委為確保完成國家下達山東省“到2017年底煤炭消費量比2012年減少2000萬噸”的目標任務,根據《2017年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方案》研究制定了《山東省2017年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行動方案》。方案中提到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和信發集團2家企業存在違規電解鋁產能321萬噸,并配套建設違規煤電機組,耗煤量巨大。其中:魏橋創業集團違規建成電解鋁項目5個,違規產能268萬噸;信發集團違規產能53萬噸。對以上違規電解鋁項目,由濱州、聊城市人民政府負責于7月底前關停。 報告中還提出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山東省達標排放的氧化鋁、電解鋁、碳素企等行業分別限產30%以上、30%左右、50%以上,達不到排放標準或限值的要求停產。 |
4 | 山西太原8月初啟動了“ 鐵腕治污”大氣環境整治百日攻堅大會戰,提出以鋼鐵、火電、水泥、煤炭、造紙、印染和焦化等行業的違法排污問題為重點,開展對七類典型違法行為的嚴格查處,對不能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的工業企業一律依法實施停產治理。 |
5 | 從事能源投資的南方某集團負責人表示,由于碳減排等因素影響,向發改委申請的自建電廠項目目前已經很難拿到批文。無論是魏橋還是信發,由于存在自建電廠的優勢,其生產的電解鋁產品在成本上優勢不小。電價差異直接造成了電解鋁行業內部成本不平等問題,這顯然不利于行業的規范發展和去產能工作的推進。 |
那之后呢?
綜合以上的種種因素,暴漲也是事出有因。現貨居高不下,短期運輸問題導致的產地及消費地供需不匹配問題難以解決,鋁價將延續堅挺表現;三季度過后,一方面鋁下游加工旺季到來,供改使得電解鋁供應減少,鋁錠庫存將會出現拐點轉而下滑;另一方面氧化鋁、陽極價格的上漲以及自備電廠繳納政府調節基金,都將是電解鋁生產成本上移,鋁錠價格突破16000勢在必行。
鋁材瘋狂漲價,大小企業心態不一
由于鋁材瘋狂的漲價,致使門窗企業的成本加劇,來自關于門窗價格到底是該漲還是不漲的各種異議聲,該跟隨還是觀望都難以決策。業內人士認為成本壓力過大,不漲價就得劇烈虧損或者直接倒閉;另一方則認為,市場人氣急劇下降,漲價就會令市場份額縮小,絕不能漲。而更多小型門窗企業則表現得有些焦慮不堪了,他們一開始就只靠著低廉的成本來換取利潤,成本一旦升高,企業就無利可圖,所以為了利潤不得不漲。大企業面對市場“漲”聲一片卻淡定如云,仍然保持著價格穩定,因為大企業從一開始已經精細掌握產品的定位,他們的眼光不僅僅只放在成本上面,更多的是打造一個品牌,一個在市場上擁有足夠影響力以及話語權的品牌。所以造成大企業對漲價風平浪靜,小企業則焦頭爛額,形成緊張窘迫的局面。
適者生存,門窗商家需勇敢應戰
對于小型企業來說,門窗價格一旦漲價,利潤空間則變得微乎其微甚至宣告倒閉,這時候部分經銷商的忠誠度也會隨之凸顯出來,一旦市場的“杯羹”縮小,經銷商就會對小型企業的品牌代理“貌合神離”,或者直接背叛追隨其它有利潤可循的品牌,從而赤裸裸影響產值和銷量,小型企業也變得更加舉步維艱但又束手無策。
有利可圖是經銷商忠誠度的首要條件,也是驅動經銷商忠誠度企業的根本,當下的經銷商隨著幾輪經濟的大浪淘沙,已經越來越實際和理性,他們與廠家的合作首先考慮的是利益。而經銷商也有自身的苦衷,漲價了意味著生意慘淡,訂單量將越來越少,銷量大幅度下降。如果不漲價繼續“死扛”就有可能出現成本虧損的現象。其實,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都得面臨市場生存的壓力,都需拿出莫大的勇氣面對市場新的挑戰和困境,適者生存,只有敢于創新和改變的企業和經銷商,才能化危機為轉機,才能真正突出重圍、迎來新的生機。
審視自身不足,完善各體系建設
應對漲價帶來的這場風波,企業應該重新好好審視自身的不足,掌握好產品定位是關鍵,既要考慮到門窗產品的主流性,也要力爭在創意方面有所突破,開發更多的細分類市場,爭取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只有跟著市場的腳步走,才能確保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長盛不衰,持續發展壯大。
企業應先從穩練內功開始,著重往產品質量上花費功夫,任何產品與企業,欲開拓市場并占據一席之地,首要的是產品被需要,質量被肯定;其次,關注消費趨勢,消費者基于偏好、潮流、需求等因素而作出選購抉擇,企業需要牢牢抓住消費者心理,如:現在市場上環保、健康的產品頗受關注,門窗企業也應從低碳、環保角度去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再次,完善服務體系,門窗產品是耐用消費品,門窗企業、經銷商都應該加強對售后服務重視,二次消費、口碑宣傳依靠于第一次交易中的貼心服務;最后,應加強品牌建設,隨著市場的深入發展,產品的同質化日趨嚴重,產品模仿防不勝防,也迫使門窗廠家必須進行品牌建設,讓品牌建設成為企業競爭和生存的黃金法則。
大環境下鋁行業的洗牌在所難免,市場機遇也隨之到來。冬去春來,唯有強者才能脫穎而出!
上一篇:2017鋁型材行業報告:供改不息 鋁價不止